(16/07/08)

 

  他們將我們一行人帶進了「大屋」。

 

  並不是房子真的有多麼壯觀,相反地,它與附近造型類似、一幢幢自園區入口並排深入湖畔的茅草屋並無二致。會這樣稱呼只因入口告示牌真的這樣寫著茅草屋的名字:「大屋」,只不過不是日語,而是愛伊奴語。

 

  大屋內中央靠近牆的一側搭著木製的平台,平台中央挖了正燒著黑炭的四方形火爐,飄出燻痛人眼的淡淡灰煙;火爐上方,在屋頂下交錯成方格形的四道懸樑上用繩子掛了一整圈的魚乾,連在入口都聞得到燻魚散發出的焦味及腥味。

 

  我們走進室內,一行人依次坐進木台旁一列列的長凳。

  「要做甚麼呢?」我問同伴。

  「他們說會跳舞。」同伴說。

 

  我開始翻著過售票口時發給我們的指南,頁末印著兩個小時一回的表演時刻表。聽說跳二十分鐘,同伴又說。

 

  *

 

  首先走進場的是一位戴著眼鏡的微胖男子,他緊握著麥克風低著頭從後台走到眾人前;身上穿著沒有腰身、及膝的長袍式衣物,衣襬、領口及袖口都繡滿了由線條直角結成的圖騰,白色的圖騰彎曲如川如山如蛇如雲。站定後男子舉起了麥克風抬起頭,神情肅穆地緊緊抿著眼鏡下的圓潤雙頰及嘴唇,有點無神又憂傷地望著眼前的眾人,讓人想著是否表演太過頻繁而勞累才會露出如此麻木的表情。

 

  抬起頭的瞬間,正午陽光正穿透窗上掛著的木簾,在沒有燈光的大屋裡散成細細密密的光幕,薄薄地貼上了男子的後腦與側臉,在面向眾人,光幕照不到的眼瞼與嘴唇下方浮現幽暗的陰影。有種錯覺,男子的圓臉正隨著陰影的呼吸不斷變形、忽明忽暗。

 

  他開始說話。語調緩慢,每個語節停頓,停頓長得能讓人聽見整屋的默然。他開始介紹愛伊奴文化,從北海道有將近八成地名皆係愛伊奴語地名的音轉或直接借用開始,如札幌等,如札幌原在愛伊奴語中意味「乾旱大地」;接著介紹著「大屋」是愛伊奴族人聚會時使用的聚所,一般愛伊奴人住家則遠比大屋小上許多,只不過,現在整個北海道已再無人居住這類傳統房屋,愛伊奴族人也僅剩極少的人口。我想大部分應是血緣被稀釋同化,已與明治時代後大量遷居北海道的外來者再難區別外貌;是說,不光是北海道,愛伊奴人作為原住民在本州另有一段遭到和民族迫遷向日本東北地方與北海道的歷史。

 

  「就像台灣原住民被迫向山遷移一樣啊。」背後老師突然說。

 

  我身旁,一位看起來像是住在日本的中國老太太,正貼在兩位看似遠地來訪的中國老夫婦耳邊即席翻譯,台上男子每說一句就立刻傳來窸窸窣窣的耳語。聽對話,老夫婦應該是來自中國東北。

 

  男子說著說著走到木台一疊貼牆堆放著,像漆器的容器前。他舉起一只背向眾人憂鬱地說著這些都只是明治後的仿製品了,原來愛伊奴文化中同樣的容器早已一只不存。從他說話的語氣,可以感覺得出他對腳下與身上文化的愛念,那是一種透露痛惜的語調。他會不會是愛伊奴人的後裔呢?我是著觀察他的臉龐,但除了稍深的眼眶與較高鼻樑有些可疑外,實在無法讓人確定,畢竟日本也有太多類似的鷹勾鼻,也與手中紙本簡介所附上的照片全然不同。

 

  *

 

  男子的解說在一段對愛伊奴傳統舞蹈的介紹後結束。「等下的不論是舞蹈還是樂器都已經是世界遺產了。」背後老師突然又說。

 

  男子在走回後台後,接著走出五位同樣穿有繡滿傳統圖騰衣物,衣襬、袖口圖騰各異的女子。其中一位抱著五絃琴,約莫三十歲的年輕女子走在最後,跪坐到火爐旁,表情與適才離開的男子同樣冰冷。其他已經是歐巴桑的女子則在火爐的另一邊站成圈,互相牽起手。

 

  她們開始一同向左踏步。不同於想像中如台灣原住民祭典時下肢壓縮再彈出、充滿力量的舞步,她們只是一直沉穩而緩慢地一步步確實地踏著步伐,按儀式輪流或同時誦唱著如同步伐般緩慢低沉的歌詞,歌詞中有時參雜著一聲暴喝。舞步沒有太多變化,甚至可以說除了踏步方式外,看不太出每一種步伐間的差異。

 

  為何會是以這樣緩慢的方式跳舞呢?讓人忍不住想著,腦中開始模擬起在庫頁島與北海道積雪森林裡,茅草搭成的主屋裡,眾人牽著手圍起火爐──這大概就是順應自然而發展出的舞蹈吧,就算火爐裡燃燒著杉木,零下十幾二十度進行激烈的舞步,在食物不易取得的北方只會是無謂的熱量浪費。如此一來或許就能說得通了。

 

  所有人除了為首的歐巴桑外都沒有笑容,猜想或許儀式莊重,或許是正向神靈或自然靈祈禱。又或許,如果如資料所述的,這些人是愛伊奴人的後裔,但這些文物、衣飾或舞蹈乃至建築早已無人以之生活;換言之,最初的愛伊奴文化早在上個世紀前已成為死去的文明,既無背負之人,亦無可歸之所;現代愛伊奴人僅能藉由我們現在身處的愛伊奴文化村裡的複製品、標本與考古,一間間仿製茅草屋,在觀眾的注視下,穿起造形不太相同、比古代愛伊奴衣物鮮豔得多的傳統服飾,每兩個小時一輪地扮演起已逝的先祖。就像放置在博物館的玻璃櫃後被遊客輕薄,也只能以這種方式向現代僅存的兩萬族裔們講述祖先們活過的方式,自然無法不露出如此悲傷的表情。

  

  因為對於一個文化而言,不會再有更令人難過的事。

 

  *

 

  自己此前對於愛伊奴文化的認識除了草略讀過維基百科外,大多是來自野田智的漫畫〈ゴールデンカムイ〉。ゴールデン為外來語Golden直接借用,カムイ在愛伊奴語中則是「神」之義,旭川附近也有地名取作カムイ,漢字則寫成「神威」。中文版出版社因此就直接了當地譯成黃金神威。

 

  原本以日俄戰爭結束為背景,空想土方歲三於箱館戰爭結束後未死、四十年來秘密尋找埋藏於北地的金礦,以求實現未完成的蝦夷共和國獨立之夢;而主角,日俄戰爭的英雄不死身杉元為了踐行前線戰死的舊友為其安頓妻小,同時安頓也是自己的青梅竹馬的遺願,也來到了北海道;其足跡後,日俄戰爭後遭形同流放的陸軍團成員也找上了同一批寶藏。

 

  本該是充滿冒險與殺戮的故事。事實上本作戰鬥分鏡斷肢也極血腥真實。但本作過半內容更多的卻是以主角受愛伊奴女孩相助之機,極詳細地描述愛伊奴文化。如他們的「神」──カムイ,他們對於萬物共存共榮的自然靈信仰,乃至飲食、樂器、狩獵信仰與手法、建築,甚至家族命名文化都包含在內;尤其是飲食與狩獵,對於熊、海豹等諸多愛伊奴料理野生獵物的調理解說,都讓人有誤以為正閱讀北海道美食誌之錯感。

  

  總覺得,作者對於愛伊奴文化有種難言明的執念,對於文化本身熟識地連對愛伊奴人物的登場都特別親暱。他會不會也是後裔中的一人呢?讀時總忍不住猜想。但後來查詢網路資料時也只找到了作者是北海道人的介紹,真實如何也只能繼續猜測了。

 

  漫畫中有幾幕讓人格外在意──即回歸的方式。不論是以軍官身分回到故里,發現自己僅剩一身殺人技法與冷血,只能踟躕門庭外不敢與青梅竹馬相認的主角;到參軍的愛伊奴人回到族裡茅草屋,一夜輾轉後脫下軍服換回一身圖騰服飾的軍官;或毫不避諱自己曾參與工兵團的愛伊奴獵人等都是,令人在意的回歸方式,或許是隱藏的愛伊奴人們的渴望,渴望重新以愛伊奴為名卻徘徊掙扎於家門外。

 

  *

 

  舞蹈結束後,歐巴桑們的列隊離去。較年輕,原先跪在火爐旁伴奏的年輕女子起身走向觀眾,斜抱有著五絃類似琴的樂器重新屈膝坐下,手指按向琴絃錚錚開始撥弄。

 

  樂聲緩慢一如舞蹈,慢慢地發出叮叮噹噹聲,重複著幾個相同的調子,無複雜指法亦無和弦。但就是這樣無多變的節奏讓人感覺好像重回冰天雪地,在火爐旁抱著膝蓋,意識在大腦與身體半冷半熱間漸漸地被拉長,拉長到滲入空氣,黏稠地從膝蓋流到木板上。此時無燈的室內始終昏暗,好像連同空氣都隨音符變得濃稠,到女子身旁陡然凝固。

 

  如果將所有文化放置於同一尺度衡量,在我們眼前的是仍未經雕琢過的文化,相較於其他文化上類似音樂上的表現顯得有些粗礪。但這毫無疑問太過簡化,畢竟文化具地域性與時代性,先天自然環境與發展軌跡無不影響文化的取材與美感標準,以農耕文明標準評斷狩獵或游牧文明的粗放或野性未免目光短淺。

 

  眼前的愛伊奴音樂與舞蹈即是如此,生於北國大雪紛飛之森自然以恬靜唯美,在食物難以取得而須與自然共存時自然難以工於巧具,因為對自然的絲毫浪費都會被目為罪惡。就自己所知,一直到十九世紀以前,愛伊奴人也甚少與其他族群交流,行蹤與存在極少出現在文獻上,歷史中的身影更常只是單方面的受壓迫者;在後來明治政府的單一民族政策與後來的土著法歧視下,族群只有迅速萎縮,文化還沒能經過淬取卻已消逝,自然除了精美的圖騰與漆器花紋外,其他部分仍還顯得質樸。

 

  想到這裡,忍不住偷偷觀望四周,生怕友人透露出些許無聊。幸好所有人都只是凝目注視著台前,直到女子撥下最後一音,叮一聲悄悄飄遠。

 

  其後依次是口琴與獵祭表演。兩名男子舉著道具獵刀尾隨著剛才的歐巴桑們進場圍住火爐,一團人緩慢地踏步、歌唱;男子們劇烈搖晃著刀柄,時舉刀呼喝。看著看著心中一陣酸楚,一個文化的建立如此艱難,卻又消失得太過輕易;從入口簡歷上讀到的,愛伊奴人們現今正努力恢復古老的文化,但首先面臨的困境卻是族裔已被稀釋,況且以日本社會現有法令及文化下都讓愛伊奴文化復甦顯得更為渺茫。

  

  突然能理解最開始時為何男子會露出那樣的眼神,那是種混雜著疲憊、憂慮與漸漸絕望的無神。

 

  離開大屋時,正好聽見日本學生模仿口琴獨特的彈簧音。

  「督外、督外。」他們彈著舌頭模仿著,覺得有趣地笑了起來。

  我呼著氣,想著這實在無法責怪他們,畢竟這些問題對於當代人來說太過沉重,日本社會也不容易接納差異;想著台灣原住民文化保存至今實已不易,想著還有更多被遺忘的族名與語言,想著原來文化如此脆弱。回頭看著表演結束後的大屋門口,歐巴桑們擺出了一箱箱傳統煙燻鮭魚塊販售,一小包五百日元,整條的一千三。想著就當作點支持吧地收回了原本準備離開、前往湖畔閒晃的前腳,退回原處拿出了錢包。

 

P7080003.JPG

P7080005.JPG

P7080006.JPG

P7080007.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日特五班 登別市
    全站熱搜

    林反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